70多年前,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昂扬歌声中,志愿军官兵奔赴朝鲜,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书信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真实滚烫的历史见证。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坐落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家书博物馆,品读数封写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珍贵家书,了解这些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那些从志愿军官兵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真挚感人,字字句句传递着爱与牵挂,饱含深切的家国情怀。本期“军人家庭”,选取其中部分家书,与读者分享。透过这些家书,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浸染硝烟的岁月,品味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崇高品质。
——编 者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展示厅一角,集中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家书。
叮 咛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际,22岁的鹿鸣坤与18岁的朱锦翔是空军某部的革命战友,也是经组织批准的未婚夫妻。
奔赴战场前,这对恋人在上海的一个运动场互相告别。那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两个年轻人的见面没有超过3小时,话题始终围绕赴朝参战。鹿鸣坤叮嘱朱锦翔:“到了前线,我给你写信,你要回呀!”朱锦翔轻轻点了点头。那一刻,两个年轻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灼热而坚定。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朱锦翔和鹿鸣坤一有时间就会给对方写信。鹿鸣坤饱满的战斗劲头,深深感染着朱锦翔。“锦翔,我坐在飞机上,拿着地图,与地面目标对照。一去一回,我的一双眼睛,没有一时不注视地面,是为完成这次上级给我们的重大任务。这次我们都去锻炼,你是在战争环境锻炼,我是在空战中锻炼,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早日入党成模范。”
读着鹿鸣坤的叙述,朱锦翔不禁心潮澎湃。她仿佛看到了胜利后,两人再次相聚在家乡的那片青山绿水间。那时,恋人已成为一名战斗英雄,自己则入党,成为模范党员。
信尾,鹿鸣坤还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现在那里还不冷,满山的大豆、高粱、苞米,都是绿的,有点关外味道。”朱锦翔没有想到,3个月后,她会收到鹿鸣坤牺牲在一次空战中的噩耗,而这封让她心中一直期待着胜利重逢的浪漫书信,竟成为鹿鸣坤留给她的绝笔……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朱锦翔痛彻心扉。
1956年,朱锦翔在位于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与鹿鸣坤“重逢”。抚摸着墓碑上那颗红彤彤的五角星,看着遗像中那个无比熟悉的亲切笑容,朱锦翔落了泪。鹿鸣坤的声音仿佛在她耳边萦绕:“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早入党。为了革命事业,我们携手同行……”
鹿鸣坤写给朱锦翔的书信。
牵 挂
吴宝光时任第39军第116师第346团团长。他所在的部队属于志愿军首批参战部队,自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后,苦战近3个月,把敌军赶回“三八线”。在部队短暂的休整期,吴宝光回到祖国,在沈阳参加集训。
此时,吴宝光的妻子即将临盆。他本想回老家齐齐哈尔探望妻子,没承想集训马上开始,只得作罢。于是,他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信:“我这次回国是学习战术,各团长及师、军长都来了。你能来一次较好,这里女同志也很多。将来生产时可在沈也妥,你考虑之。”
信寄出去后,吴宝光特地跑去陆军医院“考察”了一番,回来后兴奋地给妻子写下第二封信:“陆军医院离我驻地才1里多地,可以经常去看你。”此时,吴宝光已经开始憧憬,妻子来了以后,他可以抽空去医院照顾她,说不定还可以迎接孩子出生……
然而,前方战事突变。这位战场上处事果决的团长,陷入了两难之中。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再次提笔:“珠玉,前天刚写信叫你来沈在陆军医院生产,现在你就不能来了,我天亮就走了。”
想到妻子要承担很多,吴宝光在信中宽慰道:“我们都不要难受,再和美帝来拼一场,叫它在我们面前低头吧……不必难过,等着不久后胜利归来的日子吧。”写完家书后,吴宝光又一次告别祖国,入朝作战。
第四次战役突如其来,志愿军在艰难的运动防御作战中,经历了重重困难,吴宝光也很长时间没有再写家信。好在妻子顺利分娩,并为孩子取名“远征”。几个月后,吴宝光得知这个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远征!远征!”他一遍遍重复着儿子的名字,“这个名字很适合抗美援朝伟大战争之纪念”。
吴宝光写给妻子的家书。
淬 炼
“‘跳伞,再不跳就不行了!’牟永刚昏迷了一下,可是随即又镇定了,‘不,我不能这样,我的飞机只要还有一线的希望,我就不能这样。’他脑子一清醒,跳伞的念头就打消了。现在,他感觉有一种特别的劲头支撑着自己,这是当一个人肩负着千万人民的使命要完成一件事业,而且非成功不可的时候,所发生出来的那股力量。”这是魏巍、白艾的小说《长空怒风》中描写飞行员牟永刚在飞机被敌人击中、需要跳伞的情况下,他内心的活动。这部描写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小说,多处提到英雄飞行员牟永刚的英雄事迹,其中都有烈士牟敦康的影子。
年幼时,牟敦康经常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冲锋陷阵”。那年,父亲牟宜之问牟敦康,长大后想干什么?“当兵!”牟敦康不假思索地回答。“有种!”父亲满意地说。后来,父亲真的带着14岁的牟敦康参加了抗战。这名少年在战火中历经淬炼,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1946年,牟敦康进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第一批喷气式战斗机驾驶员。
1951年4月,牟敦康在沈阳接到了父亲牟宜之的来信:“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不必考虑任何问题。今天的抗美援朝就是你唯一无二的神圣工作、神圣任务。我鼓励你全力以赴,作为我的好儿子,作为人民的好儿子,你可努力为之!”收到父亲的信之前,牟敦康就已经渴望能够参加战斗。父亲以前评价牟敦康,性格刚烈,求胜心切,做事情义无反顾,总免不了替他担心。可这一次,面对家国大义,父亲却鼓励他奋勇争先、全力以赴。这封信如同一针强心剂,给了牟敦康无穷力量。
此后,为了能早日上战场,牟敦康投入紧张的训练中。训练间隙,他给父亲写信:“最近将接受新任务,有可能较长期间不能通信,父亲可不要挂念。多少年来我很渴望着这种改变,决心在那新的环境中、战斗中作出好的成绩来,以回答党多年来的培养与自己的努力,我希望父亲听到我的好消息……”
10月21日,牟敦康随部队驾驶喷气式战斗机飞抵鸭绿江边的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在首次升空作战中,他率领的大队击落3架敌机。11月30日下午3时许,我志愿军向敌据守的大和岛发起攻击,牟敦康率队升空担负掩护任务。他在返航途中发现一架掉队的敌机,立即追击,不幸坠海牺牲。
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日照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都陈列着牟敦康的英雄事迹。牟敦康不只是父亲的骄傲,同时被更多人怀念。
牟敦康写给父亲的家书。
遗 憾
从20世纪40年代末离家参加革命后,许玉成从未回过家。
1951年,许玉成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此前,他所在的志愿军部队开拔经过西安老家。由于时间紧迫,他没能回家。
后来,许玉成在家信里,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向家人解释。
入朝后,紧张的战事和繁重的救护任务,使许玉成连续数月无暇给家人去信。1952年4月,在后方休整的他终于有机会给父母写信,开头就是一连串问候:“近来身体健康否?工作忙吧?在祖国,人民的生活现在怎样?是否普遍得到了改善……”迫切的心情、深切的思念、拳拳爱国心流淌于字里行间。
当年9月,许玉成欣喜地收到了二姐寄来的家信,信中还有一张全家人的合影。他在回信中兴奋地说:“未能想到我家能够照这样一张相,全家能够团圆得这么好。我看了相片,家里的一切情况我都在了解,我的思想上才能够放心,安心地为人民服务。” 他将这张照片珍藏起来,期待凯旋后,早点见到家人。或许,他也期盼着可以和家人拍张合影。
10月,许玉成所在部队奉命上前线接防。此地靠近三八线,与敌军直接对峙。战士们的首要任务是挖掘坑道,许玉成也被抽调去搬运器材。他迎着寒风,在没膝的积雪中,扛着沉重的器材,每天要往返40多公里,还要时刻小心敌人的炮火。
尽管如此,许玉成仍然抱着必胜的决心和信心。1953年1月,他在给二姐许玉爱的信中说:“玉爱二姐,我们在阵地都很好,每天每夜都在炮弹下生活着,每天都听到机枪炮飞的声音。过年时很热闹,开了娱乐晚会,每天都可以得到胜利的消息……”
许玉成一直盼望着胜利,却没有等到那一天。3月底的一个下午,他正在抢救负伤的战友,敌人的一颗冷炮突然打来,弹片击中了他的左腿。他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了。那个与家人合影的小小心愿,就这样留在了异国他乡。
许玉成写给父母的家书。
童 趣
儿时,家门前种着很多树。李曼和八姐年纪相近,经常一起结伴爬树掏鸟窝。二哥李征明担心她俩从树上掉下来,总站在树下,关切地望着她们。在李曼心里,二哥才华横溢,经常给她和八姐读诗。二哥也很有个性,父亲给他们兄妹8人所取名字中均带有“日”字偏旁,唯独二哥弃用旧名,自取“征明”,以示追求进步。
李征明赴朝鲜时,李曼刚上小学。休整时,李征明会给家里写信。在信中,他关切地询问兄弟“思想上是否进步”,勉励他们“青年人要找到光明前途,唯有参加到革命工作和各种建设上去”;鼓励妹妹“好好学习”,既要学习文化,也要学些“政治常识”。在一张信纸的背面,他甚至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向家人展示朝鲜人民的生活场景。
那时,李曼已经识得一些字,但是读完一封信还是有些困难。细心的李征明自然想到了这些。
“妹妹,我在上甘岭一切都好,不要挂念。我要努力读书,积极工作,坚决杀敌,争取立功戴上大红花,使得全家光荣。现在我已经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勋章了,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吧!我还正在争取戴上军功章回去见毛主席。”信中,李征明用两座小山包替代“上甘岭”,一本书表达“读书”,“敌人”则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小人,妹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可爱小姑娘……李征明写给其妹李曼的这封信中,一共画了数十个简笔画,有趣又生动。
这封信之后,家人再也没了李征明的音讯。近一年后,一家人收到了一封陌生的书信,是李征明战友寄来的:“1953年6月23日晚,我军对五圣山前沿敌阵地发起了猛烈反击……在战斗中,征明同志英勇顽强,第一次负伤后还坚持战斗,不下火线。他说,今天流血流汗是光荣的,是为了朝鲜人民的独立,为了祖国的安全建设,使人民和我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在枪林弹雨中,他奋勇抢救伤员,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第二次负伤,终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离开了我们。”
那个善于捕捉生活情趣的二哥,生命止于23岁,此时距离战争胜利只有约1个月。二哥牺牲后,李曼把这封家书珍藏起来。时光染白了她的头发,可每每看到那封充满童趣的家书,她仿佛又变回了那个被二哥疼爱的小姑娘。
李征明写给妹妹李曼的家书。
和 平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从朝鲜撤出。
“弟,你好!为了和平我们撤出朝鲜了。列车离开朝鲜时,我们感到留恋,从天真的小朋友到白发苍苍的阿妈妮都捧着鲜花来欢送我们,把我们从车厢上拉下去,抛到空中,我们在月台上尽情地跳起‘道拉吉’‘秧歌舞’。列车发出了最后开车讯号,人们的手还是紧紧地握着。列车开动了,看!车厢门窗上插满了鲜花,无数的彩带一头握在我们手中,一头握在他们手中,握着,紧紧地握着,随着车的前进把它拉断了,在手中随风飘飘,直到看不见了。这是朝鲜的礼,这是友谊永不断。在平壤等地,我们互相签字、赠礼、联欢。当车到鸭绿江时,看到祖国,我们多高兴。好久没见了,一切都变了,桥也变了,安东也变了,人的脸也是笑嘻嘻……”
这封家书是志愿军战士赵绍闻随部队撤出朝鲜,回到祖国吉林省,休整期间写给弟弟的。信中详细描写了他撤离朝鲜的过程和感受。
1955年10月,赵绍闻所在的部队撤出朝鲜。在到达满浦车站时,部队指战员都走出车厢排成纵队,着装整齐,佩戴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队伍威风凛凛,尽显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凯旋之师的风采。在重新登上车厢之前,指战员都整齐地坐在地上,唱着喜爱的军营歌曲。在赵绍闻的家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志愿军官兵离开朝鲜时的动人场景。
赵绍闻写给弟弟的家书。
感 念
“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早日入党成模范。”
“珠玉,现在你就不能来了,我天亮就走了。”
“我希望父亲听到我的好消息。”
“玉爱二姐,我们在阵地都很好。”
“我要努力读书,积极工作。”
“为了和平我们撤出朝鲜了。”
一句句鲜活的文字,带着特殊的温度,让我们仿佛能够想象出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让人深深动容。透过这些家书,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志愿军官兵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本文相关资料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