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国内首个家书博物馆在人民大学揭牌

2016-10-27北京日报

filehelper_1477620338976_33

昨天,我国首个家书博物馆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该馆现收藏家书5万余封。

“云中谁寄锦书来”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发出的千年一问,它道出了远方亲人对家书的殷殷期盼。昨天,国内首家家书博物馆在中国人民大学揭牌成立。馆藏5万余件信札多为手写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明末,最晚的属于近两年,时间跨度达四五百年。“家书是写给最亲近的人看的,不大可能说假话,它们汇成了一部‘不会说谎’的历史。”家书博物馆负责人张丁说。

抵万金 家书展世情人情

如今名人信札已成拍卖市场上的宠儿,不过张丁更为关注民间老百姓的家书。在他看来,民间家书以质朴的文笔和真挚的情感,同样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舆情。而且,民间家书特别讲究纸张大小、信笺品相的选择,甚至笔法上也会因人而异,艺术价值可圈可点。

不过,家书最大的功用还是对各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历史上之大变局,馆藏家书作者既有政府官员、地下党员、军人,也有晋商、徽商、留学生,不同阶层的信件展现了民国时期的世情人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书屡有谈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公私合营、人民公社、“一五计划”,积极昂扬之精气神儿跃然纸上。步入六七十年代,家书内容大讲革命形势,短缺的经济环境里难掩人性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改革开放时期的家书,话题大多绕不开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出国潮、下海潮、炒股等。每封家书都是时代的代言人。

此外,家书还承载着与文明关联的礼数。“民间家书特别在乎礼仪规范,从称呼、行文,到祝颂、落款,都能体现社会伦理。”长年徜徉在家书的海洋里,张丁早已总结出不同种类家书的社会功用。比如,长辈写给晚辈的家书,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晚辈寄给长辈的书信,体现的是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兄弟姐妹间互相投书,谈的内容离不开关心、鼓励。而且,在社会动荡时期,家书还承担着爱国动员的角色,家人以书信为媒,传递拳拳爱国心、共赴国难。“用时下的话说,家书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张丁说。

最相思 信件背后有故事

馆藏家书绝大部分都是海内外热心人士无偿捐献的,为了不负所托,张丁要做的是挖掘家书背后的那些人和事儿。

馆内存有国画大家陈少梅长子陈长年与继母冯忠莲互通的四封家书。冯忠莲原为画家,后为了古画临摹工作放弃画笔,她参与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长年和弟弟妹妹正值青春叛逆期,常常惹母亲生气。1960年三八妇女节前夕,正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的陈长年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一是祝贺节日,二是承认自己错了,不该惹母亲生气,并且剖析了自己的错误思想,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在荣宝斋工作的母亲收阅此信后,热泪盈眶,如今这两页信纸上的几团洇痕就是当年母亲的泪痕。母亲先后给他回了三封家书,这三封家书既记录了她当时的工作状态,也浸润着一位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

馆藏信件里,还有男女之爱。如今年逾八旬的朱锦翔女士谈起她的初恋男友鹿鸣坤,依然难抑悲伤。俩人当年同为志愿军空军战士,男友为飞行员,她是文工团成员。不幸的是,1951年底,鹿鸣坤在一次对敌空战中牺牲。后来,她把他们热恋时的两封信件捐给了家书博物馆。“每次重温那些信件,常常泪眼模糊,也激励自己勇敢地面对苦难。”她回忆说,俩人见面时,男友还非常拘谨。当他发现她胳膊上戴着手表时,颇为惊喜,想看看究竟是什么表,可就是不敢触碰她的胳膊。

急奔走 为抢救多方征集

12年前,张丁与家书结缘。

2004年还在中央电视台做编导的他,有天从广播里偶然听到一则新闻——美国一位年轻人通过与当地媒体合作,征集到数量众多的美军战争家书,并且以此为基础编写的相关图书颇受市场欢迎。一直干着文化活儿的他由此想到:中国的家书渊源更为悠久,应该更有可为。在他多方奔走下,第二年,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欧阳中石等40多位文化名人发起倡议,启动抢救民间家书项目。

经过初期的热闹后,由于资金短缺,好几个合作人选择了撤离,张丁只得自己往里贴钱。他曾婉拒要求冠名的某企业老板,因为不想这项以情怀为重的公益事业与商业有牵扯。他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未能抢救更多的家书,“名为抢救工程,原因就在于它们随时都会消亡,我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

直到2009年,张丁和他的伙伴们才终结了漂泊的日子,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他们在那里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张丁自告奋勇担纲主任。有了落脚点,工作节奏更快了。除了继续征集家书,他们还在展馆里推出了家书常设展览。“我们不单单要为明天的历史藏宝,也要亮宝给今天的人们。”张丁说。

小贴士

家书博物馆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三层,常年征集家书、日记、回忆录等民间资料,设有常设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每周一、三、五下午免费对外开放。征集及参观预约电话:010-88616101。

(原文刊载于《北京日报》10月27日C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