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边疆丨第四日,调研团深入乌鲁克恰提乡,聆听护边故事,调研集体经济

2025-08-05

8月3日,调研团继续深入祖国西陲,来到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先后走访护边员家庭、驻勤点和玉其塔什草场,聆听戍边故事,了解人民生活状况,调研边疆民族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感受边疆发展的时代脉搏。 

家国情怀,薪火相传。上午,调研团抵达乌鲁克恰提乡护边员库尔曼别克·阿不都拉家中。库尔曼别克热情接待了师生,用柯尔克孜族传统美食款待了大家,让师生们倍受感动。师生们围坐在炕上,学习柯尔克孜族的交流礼仪与文化,与库尔曼别克及其儿子展开亲切交流。库尔曼别克是当地的牧民,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他选择成为一名护边员,成为边境线上的行走的“活界碑”。在父亲耳濡目染下,库尔曼别克的儿子希望考上边防派出所的警察职业,和父亲一起戍边守边,宋学勤书记鼓励他好好准备考试,争取早日实现梦想。库尔曼别克与师生们描述雪天、大风天气他们去山脊线上巡边的故事,他们已经在此坚持了数十年。调研团成员被质朴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带到学习和生活中。 

驻勤坚守,奉献青春。随后,调研团来到乌鲁克恰提乡吾布驻勤点,与护边员们面对面交谈。护边执勤条件艰苦,但护边员们始终坚守岗位,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用忠诚守护国土安全。在驻勤点的会议室,师生代表和护边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了解了护边员的基本生活、工作情况,包括他们的居住、医疗、养老、教育等各方面问题。师生们特别和一位已经成为妈妈的年轻护边员了解他们的生活,听到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孩子们的教育、医疗都有保障,对生活充满期待,师生们都为他们高兴。

风景如画,岁月如歌。中午时分,调研团来到玉其塔什草场,调研边疆民族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师生深入访谈了乡领导,在牧民毡房中品尝柯尔克孜族传统待客美食。这里是南疆最大的夏季牧场,地处三座雪山之间,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覆盖率达80%。夏季冰雪融化形成众多溪流,滋养着约20平方公里的草场,支撑当地10万头牲畜和5000名牧民的生活。‌‌这里曾是传统的牧区,如今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草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方式,玉其塔什草场不仅保留了原始风貌,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这里的老百姓加入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更加多元化并且大幅度提高。传统游牧民族的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此处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

IMG_5177.jpeg

一天的行程结束,调研团成员满载感动与思考。他们表示,要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誓言,为讲好新时代边疆故事、传承戍边精神贡献青春力量。一天的行程结束,调研团成员满载感动与思考。他们表示,要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誓言,为讲好新时代边疆故事、传承戍边精神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