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主办,中国岩画学会、新疆美术家协会、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协办的“与远古对话——倪培坚水墨岩画艺术展”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二层展厅圆满举行。主办方和特邀嘉宾代表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倪培坚先生三十多年不辞辛劳,以草原为家,与大山为伴,风餐露宿,潜心创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开幕式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教授主持,到场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铁英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泓教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党委书记兼总编辑翟德芳先生、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雍先生、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舒春光先生、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乌苏荣贵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艺术系主任布日古德先生、北京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副主席郑冬梅女士、联盟副主席江国生先生、联盟秘书长姚雪鑫先生等,出席活动的还有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考古、艺术界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新闻媒体和校内外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代表历史学院首先致辞。黄院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十分荣幸参与发起本次展览。岩画是一种古老的的艺术形式,倪培坚先生三十年来,扎根于六大山系,辛勤工作,沉浸于岩画艺术的创作,创造、继承了中国岩画艺术,并以水墨的形式将其发扬光大,非常可贵。倪培坚先生通过画作,表达他对岩画的感悟,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元素,同时又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因子,发挥艺术主体的能动性,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再创造。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铁英先生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铁英先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教授致辞,对到馆参加开幕式的专家学者及校内外师生表示热烈欢迎。贾铁英馆长指出,倪培坚先生的作品融合了近乎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情愫,像中国当代的Matisse。他长期在大山中奔走,用最近乎原生态的方式创作,这种一灯独照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近百年来人类艺术向更大的空间探索,很多人在远古的艺术中找到灵感,艺术需要这种与远古对话的精神。在当代艺术趋于功利之时,我们要有向历史寻求艺术创作可能性的情怀。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教授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致辞。他肯定了倪培坚先生在艰苦条件下所坚持的创作精神,认为古往今来任何领域中能有所成就者无一帆风顺,“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真正为所爱的事业付出,总会获得结果。黄秋园先生、陈子庄先生的作品在后世光辉灿烂,但他们在世时都默默无闻。我们不用担心付出与回报,如果你真诚对待你的艺术,无论怎样的人生经历,都会叠加、映射在作品之中。倪培坚先生作品反映的苍茫与浑朴,表现了心灵如何返回到古朴、天真、单纯的状态,这种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整体的倾向。赵孟頫说“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虽然“古意”之意古今有别,但共性在于天真与朴素,在于不雕饰、不矫饰,倪先生的创作精神在当代艺术圈内难能可贵。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泓教授发言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泓教授对会议主办方,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表示了感谢。朱泓教授述及与倪培坚先生相识于2016年在新疆哈密召开的考古学术研讨会,倪先生用水墨画的方式展示考古学的岩画、鹿石、碑刻,这些内容和表现方式使人震撼,在随后的田野考察中又有了深入的交流,对岩画和艺术的交融和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全社会的财富。他热情地预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雍先生发言
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雍先生认为倪培坚先生的画作在色彩上有很高的水准,能够在高校进行展览,具有前瞻性和高端性,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展览。倪培坚先生的作品在远古与现代之间,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在中西风格之间,使古老的岩画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他对岩画的追求是不遗余力的,他的艺术之旅远未停息,相信他一定会在岩画之路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绩。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舒春光先生发言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舒春光先生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倪培坚的导师感到非常高兴。这些画作,无论是色彩,还是调子,都是走向成熟的一种体现。岩画的创作方式和内容都非常自由,透视学、色彩学的出现,是艺术的进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人们开始带着脚镣跳舞,所以我们特别向往自由的古代人,也很重视原始性和中国绘画艺术的关系,倪培坚做到了这一点。他对当代艺术有贡献,希望此次展览能在其他地方巡回展出,相信会有很多人支持。
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乌苏荣贵教授发言
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乌苏荣贵教授认为,岩画是北方猎牧文化的符号显现,倪培坚先生的作品从岩画中汲取灵感,30多年的创作实践研究终成大气磅礴、色彩交融,具象与意象交错,泼彩与色、纸、岩石的拓、叠和自然渗化而产生的特殊肌理效果,均源自于他在有着上万年历史的岩画上铺纸挥毫,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达到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与大多数闭门造车的艺术家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从倪培坚先生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草原、牧人,感受到文化与创作激情。
北京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姚雪鑫先生发言
北京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姚雪鑫先生代表联盟发言,他认为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去看这些岩画的,感谢倪培坚先生可以将其展现在我们眼前。符号是原始的,但这种展现形式极具时代特色,用色十分高级、大胆,没有束缚,这种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中关村博物馆艺术联盟需要考虑去做的就是基于画家的深层次的底蕴,从商业的角度完成对画家的支持。“善始者众,善终者寡”,用来形容倪培坚先生最合适不过了。祝画展圆满成功,祝倪培坚先生艺术长青。
水墨岩画艺术家倪培坚先生发言
最后,本次展览的主角——水墨岩画艺术家倪培坚先生满怀深情地表示,这些年来行走于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六大省区多个山脉的峡谷、崖壁、岩石丛中,现场搜集远古的岩画图案,以岩石为画案,以水墨的形式,大泼彩,写生作画。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与生存环境作斗争,在艰辛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才有今天画展的举办。他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领导,以及历史学院、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艺术学院和博物馆的各位领导,和一直以来帮助和鼓励过他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开幕式现场
倪培坚先生现场为观众讲解
展厅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研究所所长魏坚教授在开幕式最后的发言中讲到,办展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这些付出极大努力、历经漫长岁月、在艰苦的基层创作出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再次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及中国岩画学会、新疆美术家协会、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的支持。感谢到场的各位考古、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以及在布展期间辛勤工作的师生。
开幕式之后,到场观众在倪培坚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由百幅作品组成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