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4 日,“一盏万象 —— 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 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千年建盏非遗文化为核心,融合展览、表演、体验于一体,为秋日校园注入浓郁的东方美学气息。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党委副书记郑水泉,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琦,南平市宣传部副部长施萍,南平市建阳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方丹青,“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南平市曜变陶瓷研究院院长陆金喜,“建窑建盏烧制”工美大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处、学院负责人与师生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贞实主持。


张东刚为南平市建阳区及匠人代表颁发感谢状与收藏证书,感谢其为丰富校园文化收藏、推动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

郑水泉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绵延传承的活态展示,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中国人民大学始终践行以校地协同共谱传承新篇的理念,本次展览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南平市一次富有深远意义的校地合作实践,更是双方躬身践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切实行动。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更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非遗的研究、保护与活态传承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赓续文脉为担当,守护文明瑰宝;以培根铸魂为使命,助力文化育人。

李琦在致辞中指出,建盏不仅是一件实用茶器,更承载着宋代雅致的生活美学、精湛的工匠精神与深邃的哲学意蕴。他分享了建盏的发展历史及南平市对建窑建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果。他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底蕴深厚、学术资源富集,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希望以此次展览为新起点,南平市与中国人民大学能够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方丹青在讲话中表示,建盏是“天工”与“人巧”的高妙邂逅。此次建窑建盏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不仅是对建盏文化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对建窑建盏文化传承发展的极大肯定和鞭策。中国人民大学“人民、人本、人文”的理念,与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传播传统文化、启迪时代新思的初衷高度契合。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建盏精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和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实践。

李贞实介绍本次展览精心筹备、独具匠心,以 “绿水青山” 为底,呼应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时代精神;承宋代美学简约典雅之风,打造“净”与“静”的观展空间。借 “虚实相生” 哲思,以光影衬建盏流光,让千年古盏在虚实之间,尽显隽永之美。

现场观众观看了建盏主题宣传片《盏盏生辉》,短片以细腻的镜头记录了建盏从“乌泥取土”到“松火焙烧”的全过程,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泥土涅槃为瑰宝”的蜕变。

开幕式以国家艺术基金《诗经》弦歌创新人才、国际古琴学会副秘书长沈怡乔演奏的《酒狂》拉开序幕。悠扬的乐声婉转绵长巧妙呼应了建盏文化的历史厚重与艺术灵动,让在场嘉宾仿佛穿越千年,置身宋代茶宴现场。
“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南平市曜变陶瓷研究院院长陆金喜为现场观众作导览。


现场还设置了 “非遗手作” 微工坊等互动区域,观众DIY 建盏文创饰品。展厅内的 “茶盏共生” 品鉴区与 “盏中宇宙” 显微沉浸站,更让师生在点茶表演与微观观察中,深度感受建盏与宋代茶文化的渊源及釉色中的东方美学。


此次展览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千年窑火在校园中持续传递文化温度,助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
展览名称:一盏万象——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三层临展厅B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4日至12月5日,9:00-16:30,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不对外开放。
预约参观:
校内师生参观无需预约;
校外观众请扫码预约,登陆“人大通”填写信息。注意,请提前1天进行报名登记,登记时间9: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