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获赠尚钺《中国通史讲义》油印本

2025-04-02

近日,博物馆承历史学院惠赠,入藏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尚钺先生于195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研究班授课时的《中国通史讲义》油印本9册。这既是珍贵的校史资料,也体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定的革命意志、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如尚钺先生所言:“我们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要有一种史德,我想这就是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品格。”

a076ff59a6a5e8267e1f8e0d8fbed672.jpg

图片

图片


   尚钺先生与《中国通史讲义》

历史学院 刘文远

尚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文学家。他是鲁迅的学生,后在李大钊指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河南省委机关刊物《猛进》编委,豫南特委委员、宣传鼓动部部长,中共中央《红旗日报》采访部主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他遵照组织指示,到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担任中校科长、图书资料室主任。

1938年以后,尚钺响应周恩来同志的号召,转向历史研究。他潜心钻研中国古代文献,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1942年,尚钺任教云南大学,1946年任教山东大学,1948年先后任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教授、史地系主任。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他历任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中国史组长,中国历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2年协助郭影秋建立清史研究小组,任副组长。1978年历史系建系,尚钺先生担任系主任,直到因病逝世。尚钺先生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系统思想,并为人民大学历史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与尹达共同创办《历史问题译丛》,介绍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围绕重大历史问题,他组织研究生和同事们进行科学攻关,先后出版了《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中国封建经济关系的若干问题》《中国奴隶制经济形态的片段探讨》等论文集,推动了中国历史分期等问题的研究的深入。

图片

中国通史是尚钺先生矢志钻研的领域,也是他教授的主要课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于1951—1956年连续开设三届中国史教师研究班,以满足高等学校历史师资需要。尚钺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短短几年中,他编写了一部近百万字的《中国通史讲义》,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为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这些研究生中,多数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的学界骨干和知名学者。如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王思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汝丰、杨遵道、韩大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戎笙,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田余庆,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德馨,山西大学教授乔志强,吉林大学教授张博泉等等。《中国通史讲义》最初是以油印本形式,供校内师生使用,后来以此为基础,经过尚钺先生以及同事的精心修改,形成《中国历史纲要》这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简明通史教材,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通史讲义》当时虽然未公开出版,但充分体现了尚钺先生的通史理念,他的一些重要观点,如“魏晋封建说”“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等,都贯穿在本书之中。在这部讲义中,他认为殷周之际的转变,是从父家长制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转变的过程,秦汉到南北朝,是中国奴隶制崩解与封建制形成的时期;隋唐五代,是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是封建主义最高阶段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因此,这部通史讲义,就是了解尚钺先生通史体系和史学观念的最重要的著作。由于各种原因,他的这部通史著作长期未能出版,直到1991年,在郑昌淦教授主持下,经过王子今、陈云鸾、贺耀敏、黄佩瑾、孙家骧、孙方明、韩大成、尚晓原等先生的协助修订,终于以《尚氏中国古代通史》为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将其改名为《中国通史》再版。历史学院捐赠的这部分《中国通史讲义》油印本,一共9册,是1954年中国历史研究生班的授课讲义,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材科印刷。由签名可知,这份讲义稿原为当时正在中国历史研究班就读的研究生傅玉璋所有。这份油印本,作为珍贵的学术遗产,既彰显着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治学精神,也为研究 20 世纪中国史学提供了重要文献范本。

图片

《中国通史讲义》最初是以油印本形式,供校内师生使用,后来以此为基础,经过尚钺先生以及同事的精心修改,形成《中国历史纲要》这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简明通史教材,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通史讲义》当时虽然未公开出版,但充分体现了尚钺先生的通史理念,他的一些重要观点,如“魏晋封建说”“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等,都贯穿在本书之中。在这部讲义中,他认为殷周之际的转变,是从父家长制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转变的过程,秦汉到南北朝,是中国奴隶制崩解与封建制形成的时期;隋唐五代,是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是封建主义最高阶段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因此,这部通史讲义,就是了解尚钺先生通史体系和史学观念的最重要的著作。由于各种原因,他的这部通史著作长期未能出版,直到1991年,在郑昌淦教授主持下,经过王子今、陈云鸾、贺耀敏、黄佩瑾、孙家骧、孙方明、韩大成、尚晓原等先生的协助修订,终于以《尚氏中国古代通史》为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将其改名为《中国通史》再版。

c1d4e2e8b63b2d00d6423cea51a49f35.jpg

图片

图片

历史学院捐赠的这部分《中国通史讲义》油印本,一共9册,是1954年中国历史研究生班的授课讲义,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材科印刷。由签名可知,这份讲义稿原为当时正在中国历史研究班就读的研究生傅玉璋所有。这份油印本,作为珍贵的学术遗产,既彰显着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治学精神,也为研究 20 世纪中国史学提供了重要文献范本。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