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与数学学院联合出品的"数艺π对"主题科普讲座活动圆满结束。作为博物馆跨学科融合展览实践的创新尝试,本次活动通过"讲座+导览+互动工坊"三维模式,让数学在博物馆话语中从抽象公式走向立体体验。讲座活动由博物馆馆员汤雪莹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数学·启明星”项目的2024级硕士生肖傲霜与郑锐同学担任讲师,带领观众深入探索数学的多元表达。
讲座期间,肖傲霜同学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经典几何曲面——马鞍面及其与手工制作的结合。现场观众积极参与拼装,既体验到数学创造的独特美感,也了解到曲面模型在建筑学中的广泛应用。郑锐同学则以生动的讲解分享了正多边形密铺的原理与规则,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充分领略数学逻辑的优雅之美,深刻认识到实践教育在培养兴趣与综合应用能力中的重要性。
在“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系”展览导览环节,讲师团队带领观众深入讲解数学“大中小一体化”教育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博物馆与数学学院、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的深度合作成果。观众们清晰地看到大中小数学教育的特色亮点,共同探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接续贯通规律,为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综合改革路径、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探索与思考。
导览结束后,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自由体验游戏,观众们在动手操作中开启了数学的新体验。这场"数艺π对"的奇妙碰撞,不仅让数学之美在博物馆里鲜活绽放,更开启了"场馆育人"与"学科交叉"的新篇章!未来,人博将持续打造更多学科融合项目,让高校博物馆真正成为激发创想的"第二课堂",期待与你继续探索!